保定学院毕业生赴西部支教 25年接力点亮梦想之灯(连续报道)

2025年9月11日

【连续报道·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保定学院毕业生赴西部支教 25年接力点亮梦想之灯

【连续报道·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打开手机地图搜索:原来勐海在这里——距保定近3000公里的云南西南角。这是河北保定学院2025届毕业生赵煜晗即将支教的地方。勐海,在傣语里意为“勇敢者居住的地方”。赵煜晗满是兴奋:自己就要成为“勇敢者”。

且末、和静、五家渠、南木林、察隅、松桃……25年来,一批批来自保定学院的“勇敢者”接续前行,扎根一座座西部小城,让青春尽情绽放。从25年前的15名奔赴者,到这个夏天携手出征的38名“后来人”,保定学院已有400多名毕业生扎根西部。

扎根于2000年,时任新疆且末二中校长的段军带着“各年级急缺老师,新学期几乎开不了学”的消息赴多个省市招募教师,辗转来到保定学院。招聘宣讲会上,段军一句“那里的孩子需要你们”,深深触动了保定学院的年轻人——这是一座有着百余年办学史的红色校园,在这里就读的很多是淳朴坚韧的农家子弟。他们深知:被需要的青春,才最宝贵!很快,200多人踊跃报名。名额有限,最终确定了15人。

王建超,就是其中之一。彼时的她,已在老家河北易县找好了工作。思索再三,她还是决定赴西部支教。出发前,她问了段校长一个问题:“学校有体育场吗?”(她是学体育的)。段校长一愣,应承道:“有,有!”于是,这年8月5日,王建超和同伴们启程向西进发。这趟5天4夜的旅途,大家畅谈着赴西部支教的坚定意愿。

庞胜利立志“不管在啥岗位干,都要在西部扎根”;侯朝茹收起本地学校的录用通知,瞒着父母签下协议;李桂枝放弃深造,选择做“海燕”去西部……

然而,飞翔的双翼并不容易展开。且末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年均沙尘天气近200天。沙尘暴一来,昏天黑地。老师们“中招”:嘴唇裂、嗓子肿、流鼻血……英语老师荀轶娜喉咙受损成为“烟嗓”;在西藏日喀则南木林县,岳刚等三人遭遇高原反应;李海艳在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与水土不服“斗争”……

但没有人退缩。荀轶娜照常用扩音器上课;侯朝茹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成“知心姐姐”;徐建旺苦学藏语……许多人把根扎进当地,有的迎来爱情结晶,有的接父母来。

燃灯:孙彤彤的母校学生阿卜力克木考取河北大学后专门向孙彤彤汇报感受,一批批毕业生潜心教研,提升当地教学水平,呵护学生心灵。吐逊江从“刺头”变爱学习,国杰罗布走出低谷考进复旦大学,张强强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美好……

接力:随着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合龙”,有了绿色屏障的且末县城已不再惧怕风沙。保定学院95后、00后毕业生接力,如2024届毕业生刘校辰等人追随学长脚步。每年“新生第一课”讲西部故事,激励更多毕业生赴西部。钟运渔支教后留任,刘畅明白青春价值,赵煜晗即将赴勐海……

25年,保定学院学子培养出一万多名西部毕业生,大部分考上大学。在第41个教师节期间,该支教群体获全国“最美教师”代表荣誉,用青春点亮梦想之灯,为西部教育发展添彩。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11 15
    支教老师在艰苦环境下教书育人,真的很敬佩他们。
  • 网友9 2025-09-11 15
    从教育均衡角度,这种支教行动很有意义,值得肯定和推广。
  • 网友8 2025-09-11 15
    要去西部支教太酷了,感觉像电影里的情节,希望更多这样的故事发生!
  • 网友7 2025-09-11 15
    这种公益活动很暖心,为保定学院的毕业生点赞,是他们让西部孩子有希望。
  • 网友6 2025-09-11 15
    从教育角度,西部支教对供需调节很重要,希望持续发展。
  • 网友5 2025-09-11 15
    25年接力太有故事的,感觉很有正能量,应该更多人知道这种事。
  • 网友4 2025-09-11 15
    支教老师这么辛苦,孩子们肯定很幸福,希望更多年轻人参与。
  • 网友3 2025-09-11 15
    教育是民族未来,这些毕业生在西部做实事,很值得学习。
  • 网友2 2025-09-11 15
    这支教故事很热血!以后要是条件允许,我也想去西部当志愿者!
  • 网友1 2025-09-11 15
    太感动了,年轻人去西部支教很不容易,为他们的奉献点赞!
查看“保定学院毕业生赴西部支教 25年接力点亮梦想之灯(连续报道)”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