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刺刀’精神永不过时——历史事件承载的意志传承

2025年9月22日

‘拼刺刀’精神永不过时


百团大战期间,在大落坡反偷袭战斗中,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二十五团八连与日寇展开白刃格斗,刺刀弯曲后用枪托,枪托损坏后用小锹,打破日军“拼刺刀不可战胜”的神话。战后,八路军总部授予该连“白刃格斗英雄连”荣誉称号,一把锈迹斑斑的刺刀至今珍藏在连史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坚定不退缩,体现‘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的意志品质。”这种“拼刺刀”精神,从抗日战争的刀锋,到抗美援朝的“空中拼刺刀”壮举,再到新时代“拼出来、干出来”的伟大成就,从一种战技,淬炼为一股精神、一种力量,“拼刺刀”精神永不过时,总在胸膛燃烧、在心底升腾。


狭路相逢勇者胜。没有横刀立马的豪气、舍我其谁的胆气、所向披靡的锐气,是不敢拼刺刀的。从指挥者慕生忠在青藏公路工程刻下墓志“路修到哪里,就把我埋在哪里”,到奥运赛场运动员“拼到最后一刻”的信念,从练兵场到实验室,从生产一线到基层一线,“拼了”是勇气也是志气——纵然挑战再大、过程再难,也要全力以赴、放手一搏。


但“拼刺刀”光有心气还不够,坚定与执着、韧劲与干劲一样也不能少。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今林州市)10万人民历时10年,凿壁穿石、开渠千里,在悬崖峭壁间“抠”出一条1500公里长的“人工天河”。仅挖出的土石方,就能垒成一条高3米、宽2米的“长城”。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到红旗渠纪念馆指出:“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 过关斩将、攻坚克难,拼的就是谁能咬住牙、顶住劲。


更关键的是,“拼刺刀”要善战,意味着战略谋划与战术方法。战场比拼不逞匹夫之勇,而是改进装备、升级战法、苦练本领;经济运行面临风险,要研判形势、打破常规,谋划强有力工作抓手,推出可感可及政策举措,以超常规力度提振消费、稳定市场,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知难而不畏难、不服输、不信邪,有策略、有智慧、有方法,就能不断破局突围、夺取新胜利。


《拼刺刀》军歌是精神的赓续、意志的传承,历史、现实、未来相通。令敌人胆寒的英雄从未远去,充满血性的“拼刺刀”精神一直在激荡,推动着国家和民族不断向前。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22 10
    能传承这种精神,很光荣
  • 网友9 2025-09-22 10
    历史事件和精神结合,很有教育意义
  • 网友8 2025-09-22 10
    这种精神现在适用,能让人斗志昂扬
  • 网友7 2025-09-22 10
    精神是动力但还要结合方法,实际很重要
  • 网友6 2025-09-22 10
    现在工作中也需要这种拼劲,很有动力
  • 网友5 2025-09-22 10
    这种故事很有趣,精神能激励我
  • 网友4 2025-09-22 10
    精神传承对历史教育有意义,能激励年轻人
  • 网友3 2025-09-22 10
    当年那种精神,现在看还是很有力量
  • 网友2 2025-09-22 10
    老一辈的故事很感动,现在我们要奋斗也很受启发
  • 网友1 2025-09-22 10
    这种精神很值得学习,现在也需要拼搏劲
查看“‘拼刺刀’精神永不过时——历史事件承载的意志传承”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