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夯实大国粮仓产能根基(人民时评)

2025年9月22日

近期的两则粮食领域新闻,结合来看,为我们理解筑牢大国粮仓根基提供了重要启示。

一则是《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公布,将自10月1日起施行;另一则是探索建立黄淮地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技术集成创新高地,推动科技成果到粮食主产区示范应用和集成配套。

14亿多人口的中国,粮食安全始终是战略问题。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水平,夯实大国粮仓根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耕地保护是筑牢粮仓的基础。我国从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到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牢牢护住了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此次《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管控、保护原则,从制度上促进“优进劣出”,为稳产增收夯实了基本盘。

耕地的高效利用同样关键。近年来,我国加快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去年单产提升对粮食增产的贡献已超过八成。河南等粮食主产区通过农村沟渠连通整治、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建设等举措,创新做好耕地高效利用,单位面积产能潜力不断释放。

加快向科技要粮食产能依赖科技效能发挥。我国探索建立黄淮地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技术集成创新高地,瞄准科技创新链条堵点,集聚科研院所、企业等资源,构建高效农业科技创新协同攻关体系,加速打造大田应用场景,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产能。

粮食归根究底要靠人来种。各主产区在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同时,愈发重视激发粮农内生动力。通过种粮补贴、最低收购价等机制保护粮农,组织开展粮王大赛、分层分类培训等方式引导大户挑大梁,不断提升惠农强农机制精准度和覆盖面,激发各类生产主体积极性。

眼下秋意渐浓,沃野遍布丰收希望。围绕地、技、人等关键要素,多维度提升粮食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国经济的底气将更加坚实。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2日 05 版)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22 10
    退休人员觉得,国家考虑很周全
  • 网友9 2025-09-22 10
    企业家看好农业科技发展
  • 网友8 2025-09-22 10
    小朋友说,要珍惜粮食
  • 网友7 2025-09-22 10
    教授建议,多维度举措得坚持
  • 网友6 2025-09-22 10
    上班族认为,保障粮食安全经济也能稳
  • 网友5 2025-09-22 10
    大学生觉得,科技和耕地结合能提升产能
  • 网友4 2025-09-22 10
    老农民说,政策好,今年有盼头
  • 网友3 2025-09-22 10
    耕地保护得抓,不然没粮吃
  • 网友2 2025-09-22 10
    科技应用在农业不错,以后粮食更稳了
  • 网友1 2025-09-22 10
    粮食安全很重要,国家政策好,我们放心
查看“多维度夯实大国粮仓产能根基(人民时评)”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