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n LeCun再论AI发展方向:大模型与机器人遇瓶颈,倡导世界模型

2025年10月26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近日,在麻省理工学院生成式AI影响力联盟(MIT Generative AI Impact Consortium)研讨会上,Meta首席AI科学家、纽约大学教授Yann LeCun再次强调其“离经叛道”观点,重申大语言模型(LLM)和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存在瓶颈,主张以“世界模型”为AI发展方向。


回顾过往,1987年,LeCun以“连接主义学习模型”博士论文奠定了神经网络反向传播算法基础,却在当时显得“格格不入”,坚信智能系统需“自我建造”。2016年提出“蛋糕理论”,将自监督学习比作AI“蛋糕主体”,而监督、强化学习分别为“糖霜”“樱桃”——当时研究界对强化学习的狂热,未得LeCun认可。


对比如今大模型与ChatGPT,LeCun指出,大模型训练数据量(如Llama 3需约30万亿token,约10^14字节)远超人类认知信息(四岁孩子视觉信息量约为10^14字节),这意味着仅文本训练无法实现人类智能水平。他强调,AI需从自然感官数据(如视频)学习,而非仅依赖文本。


为解决这一问题,LeCun团队研究JEPA(Joint Embedding Predictive Architecture,联合嵌入预测架构),该架构将视频编码为表征空间,消解细节后预测,避免“无意义细节预测”的困扰。Meta实验对比显示,JEPA在自然感官数据表现优于传统生成式架构,更能学习物理世界模型。其提出的世界模型,能让机器人通过“预测动作后环境状态”实现规划与任务完成,且能零样本完成从未训练的任务。


对于人形机器人行业,LeCun直言“没有一家公司知道如何让机器人足够聪明以致有用”,强调需突破AI架构以实现家用机器人通用用途。同时,他对AI安全持乐观态度,主张“目标驱动的AI”通过硬编码护栏确保安全,类比人类社会法律系统。


在指导年轻学生时,LeCun建议选择能学习通用概念的课程(如量子力学),而非“保质期短”的技能,鼓励学生探索人类智能奥秘,为未来AI发展筑牢基础。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0-26 22
    技术进步需要创新,世界模型为AI提供新可能,希望未来能有突破。
  • 网友9 2025-10-26 22
    AI发展应多维度探讨,世界模型是长远方向,现在关注学习相关知识。
  • 网友8 2025-10-26 22
    LeCun作为图灵奖得主,观点有权威性,世界模型方向可能成为未来主流,很期待。
  • 网友7 2025-10-26 22
    大模型现在这么火,突然说遇瓶颈,会不会太早下结论?不过世界模型也值得试。
  • 网友6 2025-10-26 22
    科技发展需要理性看待,世界模型如果实现,可能解决更多问题,很支持这种思路。
  • 网友5 2025-10-26 22
    从历史发展看,AI多次调整方向,这次转向世界模型是否是正确选择?很期待验证。
  • 网友4 2025-10-26 22
    Yann LeCun太敢讲,说大模型和人形机器人有问题,世界模型有希望,觉得有趣。
  • 网友3 2025-10-26 22
    老师建议学量子力学,感觉很有道理,能学深层次知识,以后发展好。
  • 网友2 2025-10-26 22
    大模型确实存在局限,不过现在很多应用也很有用,世界模型需要时间发展。
  • 网友1 2025-10-26 22
    LeCun的观点很有深度,世界模型方向确实值得探索,AI未来发展方向值得关注。
查看“Yann LeCun再论AI发展方向:大模型与机器人遇瓶颈,倡导世界模型”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