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张掖大佛寺:丝路壁画见证千年文化交融

2025年10月29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张掖大佛寺,这座坐落于河西走廊的古刹,以壁画为载体,成为丝路文化交融的生动见证。近期,“何以中国·壁画里的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张掖,让人们重新聚焦这座艺术瑰宝。



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距今近九百年,曾为皇家寺院,现为国家4A级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佛殿是现存最古老的西夏佛教殿堂,承载着千年历史。



大佛殿内,身长34.5米的卧佛采用木构、草泥贴塑等独特工艺,历经多次修缮,保存完好。更引人注目的是殿内壁画,总共有530余平方米,题材丰富,涵盖佛教人物、历史故事、世俗生活等。




  • 东、西面墙壁绘有诸天礼佛图,气势雄伟;

  • 南、北面壁画包含十八罗汉、山水花鸟等;

  • 后墙壁绘有观音救八难与《西游记》故事;

  • 二楼板壁绘有过去七佛、天龙八部等佛教题材及世俗书画。



这些壁画不仅是艺术瑰宝,更是“墙壁上的河西风俗志”。部分细节记录了明清时期西北地区的社会风貌与民族融合状况,融合了藏传佛教元素、中原传统画风,甚至包含道教神祇与民间信仰形象,充分体现了张掖作为丝绸之路重镇所承载的宗教多元性。



大佛寺不仅是佛教艺术的殿堂,更是丝绸之路佛教传播与民族交融的重要见证。历史上,张掖是玄奘西行取经的必经之地,佛教文化在此深度交融,寺院内出土的文物(如波斯银币、藏文写经等)进一步印证了其在古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枢纽地位。可以说,大佛寺的每一块砖雕、每一幅壁画、每一卷经书,都是一部“活着的历史”,讲述着佛教东传与民族交融的故事。



近年来,张掖市持续推进大佛寺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通过数字化采集、虚拟现实展示、研学旅游等方式,让这些“沉睡”的文物“活”起来。目前,大佛殿壁画已完成高清扫描与初步修复,未来将以数字展览形式向公众开放,让更多人了解丝路文化的深厚底蕴。



走进大佛寺,壁画中的佛像与故事仿佛将千年历史拉到眼前,让人感受到文化交融的厚重底蕴,也让这座古刹成为了解古代丝绸之路文化的生动教材。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0-29 15
    第一次认真看壁画,发现很多文化交融的痕迹,感觉和大佛寺的老故事很像。
  • 网友9 2025-10-29 15
    没想到壁画这么精美,能感受到历史底蕴,很震撼。
  • 网友8 2025-10-29 15
    壁画里的故事和细节,让我们了解古代丝路风情,很有收获。
  • 网友7 2025-10-29 15
    来张掖一定要看大佛寺壁画,文化氛围特别好,体验很棒。
  • 网友6 2025-10-29 15
    画面的色彩和构图很有艺术感,像一幅流动的画卷,很欣赏。
  • 网友5 2025-10-29 15
    壁画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很高,能感受到丝路文化的多元性,很珍贵。
  • 网友4 2025-10-29 15
    学历史的时候没见过这么直观的画面,壁画里的故事好生动,开阔了视野。
  • 网友3 2025-10-29 15
    以前没注意这些壁画,现在通过活动发现很多历史细节,很感动。
  • 网友2 2025-10-29 15
    大佛寺壁画记录了历史变迁和民族交融,很有教育意义,值得一看。
  • 网友1 2025-10-29 15
    这壁画好震撼,能直观看到丝路文化融合,太有意思了!
查看“探秘张掖大佛寺:丝路壁画见证千年文化交融”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