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圈’出加速度:一体化发展破局产业新活力

2025年11月6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真的是省时又省钱!”长三角地区众多新能源车企这么说。这片高效区域形成了新能源车“4小时产业圈”,车厂4小时车程内能解决零部件供应。但新能源汽车通过海铁联运出口遇“陆海”运输标准差异难题——铁路按普通货物、海运按第9类危险货物,需二次装箱,延长等待和停留时间,增加成本,成为出口“拦路虎”。


痛点催生改革!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长三角三省一市联合出台《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行动方案》,试点长三角“新三样”危险货物“一单制”“一箱制”运输模式,共同促进长三角区域物流提质增效降本。试点效果立竿见影:过去长三角地区新能源汽车从始发铁路运输到港口需要5-6天,现在只需2-3天,运输成本直降15%。“堵点变通途,物流的‘通’为产业的‘融’打下了基础,企业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


“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部署,正在这片土地上转化为生动实践。在上海与合肥双城布局的企业御微半导体,切身感受到长三角一体化的高效便捷。曾经跨省业务行政壁垒颇费周折,如今在区域协同政务服务下,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动顺畅,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愈发紧密,企业运营成本和创新成本显著降低。这仅仅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如今,长三角的“圈”正在越画越多、越画越实。“4小时产业圈”“半小时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早已从概念变为亿万人的日常——从苏州坐高铁到上海上班仅需半小时,8小时高铁环游圈更让江南水乡的温婉与黄山奇松的挺拔一日可及。长三角占全国国土面积不足4%,却贡献约四分之一GDP,正以协同破除壁垒,圈出发展新加速度。长三角的实践印证着一个道理:区域发展的真正密码,在于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让要素在协同中迸发最大活力。从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到制度规则的“软联通”,这片土地还将创造更多可能。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1-06 13
    退休人员:就医、休闲方便了,一体化让老人们生活舒心,服务变好了。
  • 网友9 2025-11-06 13
    自由职业者:灵活就业更方便了,政策红利让生活工作灵活。
  • 网友8 2025-11-06 13
    教师说:教育资源协同让人欣喜,对学生成长有帮助。
  • 网友7 2025-11-06 13
    程序员角度:技术层面看,协同和设施联通好,对创新有帮助。
  • 网友6 2025-11-06 13
    老年人说:出门坐高铁、出行方便,一体化让生活条件改善了,老人们也受益。
  • 网友5 2025-11-06 13
    宝妈角度:现在小孩教育、生活资源方便了,一体化让生活更舒适,物流也快。
  • 网友4 2025-11-06 13
    作为职场人,感受到政务服务便利,要素流动顺畅,办事更高效了。
  • 网友3 2025-11-06 13
    听到长三角‘圈’越来越多,感觉未来出行、学习资源会更便利,很支持这种协同发展。
  • 网友2 2025-11-06 13
    长三角的一体化太棒了,企业办事效率提升,发展潜力大!
  • 网友1 2025-11-06 13
    这种一体化发展真方便,出门办事物流也快了,生活更舒适了。
查看“长三角‘圈’出加速度:一体化发展破局产业新活力”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