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半导体曾领先中韩,今遇美国制约:数字主权研讨会剖析主权挑战

2025年8月24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面对美国以军事、政治、经济等多重手段控制全球南方数字基础设施,扼杀全球南方自主发展数字技术与AI创新潜力的现状,全球南方要加强本土能力建设、探索多边合作提升自主发展能力。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传播研究院·全球南方学术论坛主办的“全球南方主权AI与数字主权研讨会”上,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全球南方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学者及技术专家,围绕数字主权核心议题,共同探讨数字治理新秩序实践路径。


印度Virtunet Systems公司首席技术官巴帕·辛哈在研讨会上发言,回顾印度自力更生发展历史,分析数字主权与工业自力更生关联。


印度历史上推行自力更生构想,民族解放运动中抵制英国商品,1947年独立后制定新工业政策建立独立经济,国家对工业化发挥主导作用,通过五年计划推进发展,尝试掌握半导体供应链并建立本土研发机构。苏联解体后实施新自由主义改革,取消国家主导角色、国有部门私有化,自力更生出现逆转,政策变化导致半导体等产业发展受限。


印度半导体发展经历:1984年建立半导体综合有限公司(SCL),在国家资金支持下从5微米技术发展至800纳米技术,曾领先中国和韩国;1989年SCL工厂遇火灾后,新自由主义改革下政府失去兴趣,发展停滞,现最佳芯片制程为180纳米,落后于领先科技。


印度电信设备发展也有类似经历,1984年成立C-DOT,曾领先华为,后因政策变化、私有化导致发展受限,与SCL形成对比。


莫迪政府提出“Make in India”等倡议,希望吸引外资建立制造工厂,但缺乏技术转让,“中国+1”战略实施后未成功,电子工业预算投入未推动产业发展,外国公司参与度低。


印度数字基础设施高度依赖外国企业,硬件领域如个人电脑、服务器、电信设备等被美国、中国、中国台湾等外国公司主导;软件和平台领域依赖西方,安卓、谷歌浏览器、搜索引擎等被外国企业垄断,虽部分领域有小尝试(如开源、数字支付UPI),但整体依赖较强。


数据主权与数字安全方面,印度虽意识到问题,但立法和实施存在不足,数据本地化、隐私保护等方面缺乏强有力措施,与外国协议中数字主权面临挑战,数据可能被外国监管,且在敏感产品软件检查主权权利被放弃。


人工智能领域,印度企业曾忽视基础技术研发,随着DeepSeek等出现后才重视,但整体战略仍需调整,基础模型与基础研究不足,人工智能战略多围绕应用构建,缺乏核心技术突破。


总结印度数字主权挑战:美国政策威胁、自身战略失误、技术依赖等,并指出全球南方需团结、印度需重新重视本土技术开发与全球南方伙伴合作。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24 13
    研究生从国际视角看,全球南方应携手应对技术挑战,抵制不公平做法。
  • 网友9 2025-08-24 13
    本科生认为印度数字技术的教训,提醒我们重视技术研发。
  • 网友8 2025-08-24 13
    青少年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印度能拥有自己的技术优势。
  • 网友7 2025-08-24 13
    中年人关注经济发展,印度技术发展起来能带动就业。
  • 网友6 2025-08-24 13
    老年人感慨当年自力更生多艰难,现在得振作起来。
  • 网友5 2025-08-24 13
    研究生从专业角度讲,印度数字主权涉及多方面,需要系统调整,开源有尝试但力度不够。
  • 网友4 2025-08-24 13
    本科生觉得印度的经验对其他国家有借鉴,要注意政策稳定性和技术自强。
  • 网友3 2025-08-24 13
    中年人认为美国这些做法不符合公平,全球南方应该团结起来保护数字主权。
  • 网友2 2025-08-24 13
    青少年觉得印度现在意识到了问题,以后肯定能发展起来,数字技术很重要。
  • 网友1 2025-08-24 13
    作为老年人,看到印度过去发展波折,现在得重新重视自力更生,不能总被别国卡脖子。
查看“印度半导体曾领先中韩,今遇美国制约:数字主权研讨会剖析主权挑战”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