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艺术创作展探讨“自然契约”:中外艺术家借作品解析人与自然关系

2025年8月24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在生物技术、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人类如何与自然相处?“自然契约:技术、媒介、人、自然”展览近期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对外展出。该展览以“自然契约”这一思维框架,探讨人与技术、媒介、自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展览汇聚了林恩·赫舍曼·利森、梁绍基、麦拉蒂·苏若道默、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赵仁辉、曹澍与尹韵雅等七位来自多元文化语境的艺术家,共18组/件作品构成平行叙事线索,试图构建多层次的感知网络,回应自然、技术与人日益紧张又深度纠缠的关系。每位艺术家的作品如线索,在不同维度上交织和缠绕。


各艺术家作品展现不同维度视角:林恩·赫舍曼·利森的综合媒介装置《无限引擎》构建生物技术实验室,呈现当代生物工程伦理与哲学思考;曹澍的《妖糖》以人工智能无人机与糖厂故事,思辨技术存在;麦拉蒂·苏若道默的《㶲 - 黄油舞》以身体挑战隐喻人与自然;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的《烟火(风扇)》捕捉火焰生命力;梁绍基的《蚕山水》用蚕丝创作生命山水;赵仁辉的《试着记住一条河》《森林研究所》追溯生态历史;尹韵雅的《庇护所》以贝壳互动展庇护所概念。这些作品从影像、综合媒介、行为表演等多维度,展现人与自然、技术、媒介的复杂关系。


展览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三层展厅展出,持续至2025年10月28日。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24 15
    希望未来有更多类似的展览,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网友9 2025-08-24 15
    这样的艺术展览能提高人们对自然契约的认识。
  • 网友8 2025-08-24 15
    展览里的作品风格多样,但主题统一,很协调。
  • 网友7 2025-08-24 15
    不同年龄的人都能理解这些作品,很有包容性。
  • 网友6 2025-08-24 15
    艺术家们对自然的观察很细腻,作品很有深度。
  • 网友5 2025-08-24 15
    作品很有感染力,让人意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 网友4 2025-08-24 15
    科技和艺术结合得很好,这样的展览应该多办。
  • 网友3 2025-08-24 15
    不同艺术家从不同角度表现自然契约,很有创意。
  • 网友2 2025-08-24 15
    通过这些艺术作品能直观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荐大家去看看。
  • 网友1 2025-08-24 15
    这个展览很有意思,艺术家们用不同方式探讨人与自然,能让人思考很多。
查看“多维度艺术创作展探讨“自然契约”:中外艺术家借作品解析人与自然关系”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