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印章一盏马灯见证军民鱼水情

2025年8月7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层峦叠嶂的唐山遵化鲁家峪村,曾是冀东抗日根据地核心,被誉为“冀东小延安”。1939年,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在此设立机关,无数军民鱼水情故事在此书写。


急促敲盆声中的生死抉择:1942年深夜,农妇刘秀英为给八路军伤员送饭返村时发现敌情,抄起铜盆急敲“哐哐哐!‘马猴子’来了!”,山乡惊醒。乡亲们迅速转移伤员,她却遭日伪军吊打逼供,始终紧咬牙关未吐露半字。


永不褪色的信物传承:李运昌赠予刘秀英的马灯、铜盆、印章,成为珍贵家传。那枚刻有“树荣”(刘秀英化名)的印章,是当年秘密传递情报的“印信验证”。1989年感谢信中,李运昌写道:“此物见证军民同心。”


从烽火岁月到和美乡村:如今的鲁家峪,4万平方米道路硬化,家家通自来水。2024年修缮的鲁家峪陈列馆,日均接待游客千余人。70多岁的志愿者李自亚与刘超,日日擦拭烈士墓碑,向孩子们讲述“用布带捆着两岁儿子接回耿营长”的故事。


“这山里的红果子,就像当年的军民情,一代代红下去!”李自亚擦拭着马灯,山风掠过漫山红叶,仿佛仍在传递着那声穿越烽火的铜盆清响。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07 16
    从铜盆声到乡村振兴,传承就是最好的纪念
  • 网友9 2025-08-07 16
    希望更多年轻人知道,幸福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 网友8 2025-08-07 16
    这种历史教育比补习班有意义多了
  • 网友7 2025-08-07 16
    老党员的坚守是当代最亮的星
  • 网友6 2025-08-07 16
    刘秀英的勇气让我想起自己奶奶讲的抗战故事
  • 网友5 2025-08-07 16
    山里红产业搞起来真不错,红色旅游带动致富
  • 网友4 2025-08-07 16
    马灯和印章的细节太打动人了,革命文物有温度
  • 网友3 2025-08-07 16
    红色研学真好,带娃去感受下当年的不易
  • 网友2 2025-08-07 16
    原来老一辈的信仰如此纯粹,现在的年轻人该学学
  • 网友1 2025-08-07 16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母亲,平凡却伟大
查看“一枚印章一盏马灯见证军民鱼水情”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