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4亿千米探火星,揭秘‘火星人’的精神密码

2025年8月31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从屈原《天问》到“祝融”探火,中华民族对宇宙的探索永不止步。中国完成首次火星探测是科技领域的重大里程碑,黄传会以20多万字报告文学《火星,我们来了》,将跨越4亿千米的深空探火之旅转化为荡气回肠的叙事,解码中国“火星人”的精神密码。


天问一号任务从立项到成功着陆,历经7个月奔赴火星,展现我国航天技术从“跟跑”到“并跑”的历史性跨越。从上海航天城的研发车间到文昌发射场的烈焰,从喀什深空站到阿根廷深空站的协同,中国航天人攻坚克难、精益求精的历程,成为民族精神的时代写照。


书中以“火星人”工作场景为核心,记录了航天人“倒时差”“归零”等难忘瞬间,以及总设计师等人物形象,展现他们平凡生活里的坚守与专业领域的开拓。总设计师张荣桥的形象贯穿全书,他既是运筹帷幄的科研工作者,也是爱做饭、爱生活的普通人,让航天人形象更鲜活、可感。


报告文学突破“技术说明书”的叙事窠臼,将科学理性与人文诗意熔铸,用“火星旅行”“地火生命线”等比喻赋予科技探索生命温度;融入传统文化符号,让探火行为与中华文明精神基因产生共鸣,让航天精神有了更真切的落脚点


该书节奏张弛有度,通过任务历程、人物故事、精神挖掘等维度展现科技发展、国家命运与民族梦想的共振,让读者感受到航天事业传承的厚重与希望。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31 10
    希望更多这类结合科技与精神的书籍出现,传播正能量。
  • 网友9 2025-08-31 10
    从航天人的精神里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希望,很鼓舞人心。
  • 网友8 2025-08-31 10
    报告文学的叙事方式新颖,把探火故事讲得精彩,很震撼。
  • 网友7 2025-08-31 10
    读后觉得为祖国科技实力自豪,也启发自己要为国家做贡献。
  • 网友6 2025-08-31 10
    这本书展现了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体现了文化自信,很棒。
  • 网友5 2025-08-31 10
    看到航天人攻坚克难的经历,觉得民族有希望,很正能量。
  • 网友4 2025-08-31 10
    作者把科技和文学结合得好,读起来生动有趣,很吸引人。
  • 网友3 2025-08-31 10
    作为学生,从书中学到了航天精神,很励志,要努力创新。
  • 网友2 2025-08-31 10
    老一辈航天人的故事很感动,新时代也在延续这种精神。
  • 网友1 2025-08-31 10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航天人的伟大,为祖国科技发展骄傲!
查看“跨越4亿千米探火星,揭秘‘火星人’的精神密码”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