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伐十年大兴安岭:从'伐木人'到'护林人'的绿色转型

2025年8月11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大兴安岭,这片被誉为“绿色宝库”的广袤林海,曾是我国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2015年4月1日,随着最后一棵兴安落叶松倒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正式告别长达63年的“伐木时代”。十年间,这里从“砍树”转向“护林”,生态与经济实现双赢。



如今,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覆盖率达78.44%,林木蓄积量达10.3亿立方米,每年可吸收3亿辆轿车排放的二氧化碳,为1亿人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停伐后,当地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和野生动物保护,实现产业转型。




  • 生态恢复显著:森林蓄积量增长近三成,70%森林列为国家重点公益林,110万公顷原始林未开发。

  • 生物多样性提升:野生动物种类从390种增至439种,狍子、野兔等物种重现山林。

  • 产业转型成功:昔日贮木场变森林公园,林下经济如蓝莓、羊奶子采摘成为新收入来源。



“以前是‘砍树人’,现在是‘看树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原伐木工董永胜感慨道。如今,林区居民通过护林、旅游服务等新职业实现增收,生态优势正转化为发展优势。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11 17
    希望更多地方像大兴安岭一样,保护好生态环境。
  • 网友9 2025-08-11 17
    林业工人转行当导游,收入更高了,真不错。
  • 网友8 2025-08-11 17
    原来家乡还有这么多宝藏,以后要多来玩!
  • 网友7 2025-08-11 1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真有道理。
  • 网友6 2025-08-11 17
    从伐木到护林,大兴安岭的转型值得学习。
  • 网友5 2025-08-11 17
    保护生态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 网友4 2025-08-11 17
    林下经济太棒了,野生蓝莓卖得特别好。
  • 网友3 2025-08-11 17
    带孩子来旅游,看到梅花鹿,孩子可开心了。
  • 网友2 2025-08-11 17
    小时候砍树,现在护林,这变化真好!
  • 网友1 2025-08-11 17
    森林变美了,空气都清新多了,为家乡点赞!
查看“停伐十年大兴安岭:从'伐木人'到'护林人'的绿色转型”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