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信物·时空对话:贺绿汀与《游击队歌》的抗战记忆

2025年8月12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抗战信物·时空对话:贺绿汀与《游击队歌》的抗战记忆


【编者按】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御外敌。抗战信物是历史的见证,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推出《抗战信物·时空对话》系列,以信物为媒介,连接时空,重温抗战岁月与青春信念。


抗战信物·时空对话|用音符铸成刀锋:贺绿汀与《游击队歌》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这首《游击队歌》诞生于1937年,由著名音乐家贺绿汀作词作曲,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经典战歌。如今,《游击队歌》的手稿珍藏于中共一大纪念馆,泛黄的纸张上,仍清晰刻着创作的笔迹。为探寻这首传世抗战歌曲背后的故事,上海音乐学院学生林瑞沣走进贺绿汀旧居,倾听贺绿汀女儿贺元元讲述贺绿汀的往事与《游击队歌》的创作经历,一同回望那段被音符与信仰镌刻的历史。


贺绿汀作为“人民音乐家”,其成长与创作与革命历程紧密相连。1926年,他参与抗日活动,焚烧英国公司煤油库;1927年,参与广州起义,写下了《暴动歌》;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奔赴前线宣传抗日,目睹战火与百姓流离,在战地油灯下连夜创作出《游击队歌》。


《游击队歌》一经唱响便迅速传播,激荡人心的旋律传唱至今,在全国及敌后根据地引发强烈共鸣,甚至跨越国界。美国记者、白求恩等外国人士都曾传唱这首歌曲。贺元元回忆,父亲去世后,单位演出时旁人听到其提及父亲,便情不自禁唱起《游击队歌》,这让贺元元深受感动,感受到歌曲精神的传承。


如今,《游击队歌》的旋律仍在校园、舞台、纪念活动中回响,跨越时间与空间,成为抗战精神与革命音乐文化传承的象征。通过这场对话,我们重温抗战岁月,更感受到革命音乐对时代的深远影响。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12 01
    听到这些故事很动人,要继续传承革命文化的精神
  • 网友9 2025-08-12 01
    对抗战历史和音乐家故事的了解加深了,很有意义
  • 网友8 2025-08-12 01
    音乐是历史的见证,《游击队歌》传承至今很珍贵
  • 网友7 2025-08-12 01
    贺绿汀先生的事迹和歌曲都很感人,历史不能忘
  • 网友6 2025-08-12 01
    这首歌曲太有感染力了,能感受到当时的抗战热情
  • 网友5 2025-08-12 01
    作为学生,听了很震撼,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 网友4 2025-08-12 01
    从贺老的经历看到那段历史的厚重,音乐里藏着信仰
  • 网友3 2025-08-12 01
    抗战时期音乐家们的贡献值得铭记,歌曲永远有力量
  • 网友2 2025-08-12 01
    学习到贺绿汀先生为抗战创作的歌曲,很受感动,要传承好文化
  • 网友1 2025-08-12 01
    这首歌太经典了,每次听到都想起抗战岁月,贺绿汀老先生太伟大了
查看“抗战信物·时空对话:贺绿汀与《游击队歌》的抗战记忆”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