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激发城市创新活力(中经评论)

2025年9月11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城市创新成为发展核心动力: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通过不同路径提升创新活力,创新是决胜未来的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


今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因城施策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我国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城市发展动力适时转变是保持活力竞争力的关键。


以往城市发展依赖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但要素成本上升和资源约束趋紧,传统投入模式边际效益递减。加快转向以特色发展和创新驱动为主体的内生动力模式,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创新生态决定创新效率:创新生态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沃土,决定创新和转化应用的效率效能。杭州等城市通过“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构建市场主导、多元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让要素、制度、文化形成良性循环。各地创新主体涌现,带来《黑神话:悟空》、DeepSeek、高性能人形机器人等惊喜。


我国城市资源禀赋、发展水平等各不相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因地制宜,建设创新城市需因城施策。不同城市需找准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定位,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从而增强城市内涵式发展的动力活力,避免“千城一面”。


城市群分工协作:现代化城市体系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有机整体。因地制宜、因城施策还体现在城市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协作上。超大特大城市可聚焦科技创新、高端服务等功能,通过产业外溢、技术输出带动周边发展;中等城市可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布局;小城镇可聚焦专业分工、做精细分领域,发挥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产业。


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需要始终围绕城市中人的全面发展进行谋划。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充分发挥城市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枢纽作用……当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被充分激活,城市的潜在生产力也将被有效释放。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中,“人心往之,城必兴焉”。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11 15
    因地制宜激发创新活力,这样的发展模式能带动城市长久发展。
  • 网友9 2025-09-11 15
    从政策到实践,创新都在不断推进,感觉未来发展很乐观。
  • 网友8 2025-09-11 15
    创新让城市更有竞争力,也能提高生活质量,这样的发展要走。
  • 网友7 2025-09-11 15
    每个城市有自己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创新,能发挥各自优势。
  • 网友6 2025-09-11 15
    创新驱动是城市发展关键,这样的政策方向很对,未来会更好。
  • 网友5 2025-09-11 15
    城市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创新不能脱离本地特色,这点很重要。
  • 网友4 2025-09-11 15
    创新生态很重要,像杭州那样做能让创新更高效,很让人羡慕。
  • 网友3 2025-09-11 15
    看到各地创新成果,比如科技产品,感觉城市越来越有活力了。
  • 网友2 2025-09-11 15
    因地制宜发展创新,能避免资源浪费,很有道理,应该推广。
  • 网友1 2025-09-11 15
    城市创新活力增强,未来发展更有希望,这样的做法值得支持。
查看“因地制宜激发城市创新活力(中经评论)”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