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论坛】多方协同打好秋粮生产保卫战
【光明论坛】作者:李翠霞(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长)“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秋粮生产是全年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当前,我国秋粮作物正处在生长关键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重要阶段,从东北平原的玉米大豆到黄淮海地区的水稻,从长江流域的中晚稻到华南地区的特色杂粮,亿万亩良田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病虫害防控压力以及农业生产现代化转型需求,打好秋粮生产保卫战,不仅是保障全年粮食产量、稳定物价民生的现实需要,更是夯实农业强国根基、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的战略举措。
打好秋粮生产保卫战,首在“防”字,以科学防控筑牢丰收防线。
近年来,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夏季高温干旱、台风暴雨交替出现,给秋粮生长带来不确定性;水稻“两迁”害虫、玉米大斑病、大豆根腐病等病虫害也存在多发风险,防控形势严峻。各地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理念,将防灾减灾关口前移。
- 强化监测预警“千里眼”作用,依托气象监测站、病虫害测报点,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实时跟踪墒情、苗情、虫情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防控指南,让农户“早知晓、早准备、早应对”。
- 推广绿色防控“组合拳”,在东北玉米主产区,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生物防治技术;在南方水稻产区,应用性诱剂、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既守护秋粮生产安全,也呵护生态环境。
- 提前储备防汛抗旱物资,检修灌溉设备,确保在干旱时能“引水润田”,在洪涝时可“排水防涝”,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打好秋粮生产保卫战,要在“管”字,以精细管理提升单产效益。
“三分种,七分管”,秋粮生长后期的田间管理直接关系到籽粒饱满度和最终产量。当前,各地正抢抓农时,开展秋粮田间管理“最后一步行动”,针对不同作物特点精准施策。
- 在东北大豆产区,要积极推广“一喷多促”技术,通过喷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促进大豆提高结荚率和百粒重。
- 在黄淮海玉米产区,重点做好中后期水肥管理,防止出现脱肥早衰,确保玉米灌浆充足。
- 在长江中下游水稻产区,加强搁田晒田,增强水稻抗倒伏能力,为后期成熟奠定基础。
- 利用现代化农机装备为精细管理注入新动能,北斗导航收割机、无人植保机、智能灌溉系统等走进田间地头,不仅可以提高田间管理效率,更能够实现水肥药的精准投放,让秋粮生产从靠经验向靠科技转变。
打好秋粮生产保卫战,重在“联”字,以协同联动凝聚攻坚合力。
秋粮生产涉及产前、产中、产后多个环节,需要政府、企业、农户、科研院所等多方协同发力。
- 政府部门发挥统筹者作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大对秋粮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及时发放农业补贴、病虫害防控补助,解决农户生产资金难题。同时,组织农业技术专家下沉一线,开展点对点技术指导,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 农业企业要当好排头兵,发挥产业链优势,为农户提供“种、管、收、销”一体化服务。
- 科研院所则要做好智囊团,加快秋粮抗逆品种、高效栽培技术的研发推广。针对今年部分地区出现的旱情,应紧急筛选出一批耐旱玉米、大豆品种,指导农户补种改种,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 此外,要畅通秋粮收获、仓储、运输绿色通道,提前检修烘干设备,协调农机跨区作业,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打好秋粮生产保卫战,贵在“储”字,以安全仓储守住丰收成果。
秋粮收获后,科学存储是避免产后损失、保障粮食品质的关键环节,也是秋粮生产保卫战的“最后一公里”。
- 各地须加快完善仓储基础设施,一方面,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推广低温储粮、气调储粮等绿色储粮技术,在东北地区推广玉米“四散化”(散装、散运、散卸、散储)存储模式,降低粮食霉变、虫蛀风险,保持秋粮新鲜度;另一方面,针对农户分散存储的特点,开展“科学储粮进农家”活动,对标准化储粮装具给予适当补贴,指导农户采用自然通风干燥、密闭防潮等实用技术,解决小农户储粮难题。
- 同时,强化粮食存储监管,建立秋粮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对收购、存储环节的粮食质量检测,严厉打击压级压价、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保障种粮农户收益。
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打好秋粮保卫战,既是对全年粮食安全的有力保障,又是对农业科技创新、产业协同能力的全面检验。从东北黑土地上的机械化收割,到南方稻田里的绿色防控,从智慧农业平台的精准管理,到多方协同的合力攻坚,再到科学规范的安全存储,每一份努力都在为秋粮丰收积蓄力量,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
最新新闻
- 2025年9月17日:360与华为云联名发起AI短视频创作大赛,开启影像新视界
- 2025年9月17日:奔驰承诺延续V12引擎,未来车型有新变化
- 2025年9月17日:福特总部完成70年搬迁,新总部启用仪式举行
- 2025年9月17日:蔚来与江淮7年合资公司注销,生产模式调整成焦点
- 2025年9月17日:八部委发布汽车市场四个月目标增速-11.82%:行业降温反内卷?
- 2025年9月17日:别克至境L7亮相 新能源赛道开启新篇
- 2025年9月17日:英伟达中国特供版RTX PRO 6000D遇冷,或面临滞销积压风险
- 2025年9月17日:全球首个AI纳米递送平台问世 剂泰打造新药研发‘纳米火箭’
- 2025年9月17日:科学家给免疫细胞穿“防弹衣” 肿瘤免疫治疗获新策略
- 2025年9月17日:华为预测未来智能世界十大趋势:2035年算力总量将增长10万倍
- 2025年9月17日:华为发布面向智能世界2035十大技术趋势:AGI走向物理世界、算力增长10万倍等前沿方向
- 2025年9月17日:李飞飞发布世界模型新成果:一键生成无限3D世界
- 2025年9月17日:奥迪E5 Sportback上市30分钟订单破万,与特斯拉展开豪华电动车竞争?
- 2025年9月17日:三星第九代V-NAND QLC闪存量产推迟至2026年上半年:存在设计缺陷影响性能
- 2025年9月17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发声:储能低价竞争埋隐患
- 2025年9月17日:哈啰Robotaxi获阿里巴巴战略投资
- 2025年9月17日:阿里港股市值重返3万亿 马云现身园区酒吧多次现身体现引发关注
- 2025年9月17日:明星家族纠纷引发热议,汪小菲成关键角色,徐家行为惹争议
- 2025年9月17日:阅兵观礼分享引争议 王雷唐国强无辜遭质疑
- 2025年9月17日:李幼斌公开:李云龙才是我的偶像!《亮剑》播出20年仍引发全网热议
精彩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