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石日晷:一件文物里的历史智慧

2025年10月24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信物见精神·有声手账】延安石日晷:一件文物里的历史智慧


文物背景:延安革命纪念馆藏有一件马列学院曾使用的石日晷,它不是古代遗存,而是抗战时期因需而生的革命文物。这件一级文物通体为砂石质,长78厘米、宽41.5厘米、高15.8厘米,表盘呈半圆形,刻有12个方格和数字标记,设计精巧。


制作巧思:其制作过程为在长方形石块上画出半圆,于圆心处竖一根短棍。晴天时,短棍的影子随太阳升落移动,再根据影子每小时移动的位置刻下标记、写上数字,1—12代表钟点,每两个数字间的6个小格对应10分钟。通过观察短棍影子位置,即可大致计时,虽不精准却实用。


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经济困难,不少中央机关缺乏钟表计时。为解决计时不便难题,同志们效仿古人制日晷,石日晷便应运而生。它曾被干部学校、中央党校等机构使用,虽时间非绝对精准,却有效缓解了计时难题,保障了日常运转。


如今,这尊历经沧桑的石日晷,已超越计时功能。它静静诉说着延安时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革命智慧,成为教育后人、铭记历史的生动例证,也让后人理解老一辈革命者因地制宜、攻坚克难的勇气。


(监制:张宁 策划:李政葳 统筹:雷渺鑫 制作:雷渺鑫 设计:杨经国 资料来源:新华社、“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延安日报)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0-24 19
    这类历史文章容易理解,也很有教育意义,希望多有这样的内容。
  • 网友9 2025-10-24 19
    了解石日晷的历史,让我更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也明白努力的重要性。
  • 网友8 2025-10-24 19
    老一辈的革命智慧确实很了不起,这件文物是活的历史教材。
  • 网友7 2025-10-24 19
    能读到这样的历史故事,感觉精神上很充实,很有正能量。
  • 网友6 2025-10-24 19
    从技术角度看,石日晷的原理很实用,也体现了当时的创造力。
  • 网友5 2025-10-24 19
    这样的文物应该多宣传,让更多人了解革命历史和精神。
  • 网友4 2025-10-24 19
    石日晷的设计很巧妙,虽然现在有了钟表,但历史中的创新很感动。
  • 网友3 2025-10-24 19
    作为历史爱好者,这样的报道很直观,能更好理解延安历史。
  • 网友2 2025-10-24 19
    看到这样的历史故事,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艰苦和智慧,很受教育。
  • 网友1 2025-10-24 19
    这件文物很有意思,让我了解延安时期自己动手做计时工具的智慧,很受启发。
查看“延安石日晷:一件文物里的历史智慧”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