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秋’走红的文旅启示:亲近自然的新文旅形式

2025年10月27日

国庆、中秋假期,一名游客带家人到内蒙古旅游时,在田地捡拾机械化收割后遗落的土豆,引发社交平台关注,网友称这像“大草原赶海”。

“捡秋”又称“拾秋”,原本指秋收后捡拾果实以避免浪费,如今成为融合旅行与教育、亲近自然且适合全家参与的游玩新形式。

从教育视角看,“捡秋”提供将课堂搬到田间的研学思路,让孩子亲手触摸自然、感受作物生长,以接地气方式体验生活。

从旅游发展角度看,“捡秋”代表“全家动员、贴近自然”的旅行潮流,一家人共同配合找、挖、装土豆,这样的旅行记忆比普通景区合影更深刻,还能推动本土农业资源与品牌被更多人所知,提升品牌影响力。

不过,“捡秋”需“捡”之有度,要适度、文明体验。游客可事先规划确保安全,捡拾前征得农户同意,不采摘新鲜果实、损坏农作物、遗留垃圾。一些地方发布“官方指导路线”,规范行为、保障乐趣,值得借鉴。

从参观良种育繁到体验“采蘑菇”“抓大鹅”等农家乐游玩、工业旅游等,广阔大地蕴藏着发展特色文旅的无限可能,关键是捕捉需求,将“流量”转化为“长久热度”,推动“旅游+”融合发展。

“捡秋”捡起的是快乐与情怀。期待更多地方让“走红”变“长红”,让游客体验到怡人自然风景、特色美食与多彩民俗文化。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0-27 10
    能和家人一起亲近自然,体验不同玩法,希望更多地方有这样的活动,太喜欢了!
  • 网友9 2025-10-27 10
    老乡亲们以前遗落土豆,现在能分享给游客,既保护了也热闹了,这才叫好文旅!
  • 网友8 2025-10-27 10
    对旅游行业发展有帮助,能带动乡村旅游,但需要规范,避免过度商业化,很理性!
  • 网友7 2025-10-27 10
    这研学形式很有意义,让学生接触自然、理解农业生产,比课本生动,应该多搞些!
  • 网友6 2025-10-27 10
    现在流行捡秋比抢烧烤摊还热闹,不过要选对路线,别把土豆都捡空了,好有趣~
  • 网友5 2025-10-27 10
    从文旅融合看,这种形式能推动农业品牌,同时提供自然教育,很值得推广,但要注意可持续。
  • 网友4 2025-10-27 10
    这个活动比逛景区有趣,能体验田间生活,希望更多地方有这样的玩法!
  • 网友3 2025-10-27 10
    老办法变新玩法,以前秋收后地里有土豆现在能一起分享,感觉很有意思,应该推广!
  • 网友2 2025-10-27 10
    亲近自然的文旅形式不错,但要注意文明捡拾,保护农田和环保,规划好路线很重要。
  • 网友1 2025-10-27 10
    这捡秋活动很有意思,全家一起挖土豆,能亲近自然还能学知识,下次我也去试试!
查看“‘捡秋’走红的文旅启示:亲近自然的新文旅形式”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