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涵木刻作品成为抗战时期“新门神” 缅怀旧貌承载历史记忆
(图片来自网络)
歌剧《白毛女》的经典唱词中,“骑红马、扛大刀”的门神指的是谁?延安时期彦涵创作的木刻版画《军民合作 抗战胜利》成为抗战胜利时期千家万户心中的“新门神”。这套作品色彩明艳、线条充满张力,以军民同心抗战为主题,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门画之一,承载着珍贵的历史记忆与全民抗争精神。
在连云港博物馆彦涵美术馆,寻访团看到这套木刻画。落款“彦涵,彩色木刻,1944年于延安”格外醒目。左幅骑红马的八路军战士、右幅骑白马的民兵,威武英姿传递着果敢坚毅,成为百姓心中的“新门神”与平安守护神。
1940年,朱德提出“笔杆必须赶上枪杆”,鼓励文艺工作者用文艺武器对敌。由此,彦涵与同行以木刻结合传统年画,创作“新年画”与“新门画”。1944年,前线捷报频传,彦涵创作《军民合作 抗战胜利》,后被千家万户张贴,红遍大江南北,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等。
- 这套木刻既保留传统门神画的喜气风格,又以八路军、民兵替代传统门神形象,创新形象置换,将民间美术与抗战宣传结合,传播效果显著。
- 彦涵之子讲,父亲观察到百姓喜爱年画,以此为基础创作“新门画”,体现年画的群众性与宣传价值。
- 延安鲁艺文化中心专家指出,作品保持门神画程式化风格,大胆想象形象,是军民战斗与胜利喜悦的生动体现。
彦涵是连云港东海人,1938年抵达延安,加入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后奔赴太行山抗日根据地,以木刻为武器与敌斗争。其作品以“人民性”为特色,多为“军民同心”主题。代表作如《当敌人搜山的时候》展现全民抗争力量,被大英博物馆等收藏。
彦涵对民兵有特殊情感,常随民兵行动创作。他感念太行山老乡养育之恩,儿子取名“四年”纪念。其作品从抗战到新中国成立后,始终与时代同步,如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汶川地震作品等,充满对人民与祖国的热爱。
如今,彦涵木刻成为历史记忆载体,提醒人们铭记抗战精神,激励新时代青年奋进。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最新新闻
- 2025年11月9日:华为擎云C5(第3代)平板现身中国电信终端产品库
- 2025年11月9日:小成本AI模型攻破算力护城河:DeepSeek与Kimi的革新
- 2025年11月9日:ChatGPT引发AI恋爱热潮:Reddit社区订婚事件引社会关注
- 2025年11月9日:AI赋能应急‘智防’:我国应急管理向事前预防转型
- 2025年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圆满落幕
- 2025年11月9日:微软开发工具包实现AMD GPU运行CUDA代码 挑战NVIDIA生态优势
- 2025年11月9日:极光观测遇挑战 极光猎人在“守株待兔”中等待机会
- 2025年11月9日:进博会创新孵化专区项目数增长超7倍 展现多元创新成果
- 2025年11月9日:陈德亮:科学推动低碳转型深层变革
- 2025年11月9日:特斯拉公布电动重卡Semi工厂内部实景,明年正式量产
- 2025年11月9日:进博会助力女性健康发展 拜耳与京东共建数字化生态合作
- 2025年11月9日:李沁参加《花儿与少年7》后,这趟综艺之旅体验如何?
- 2025年11月9日:《暗河传》结局解析:苏昌河身世、苏喆撒谎与慕雨墨遭遇大揭秘
- 2025年11月9日:2-0!巴萨传奇队击败皇马传奇队 传奇名宿赛场精彩
- 2025年11月9日:浦东南码头路街道社区嘉年华举行,机器人成治理新亮点
- 2025年11月9日:AI技术成为农业创新新引擎 先正达进博会首秀全链条应用
- 2025年11月9日:2025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数智科技点亮发展新图景
- 2025年11月9日:零跑Lafa5车型预售发布 10.58万元起
- 2025年11月9日:上海AI再放大招:MiniMax发布“全家桶”,中国AI能否从跟跑到领跑?
- 2025年11月9日:科学家澄清星际彗星3I/ATLAS未多次变色

精彩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