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黄河水利遗产:花园口水文站守护黄河安澜的世纪哨兵

2025年9月19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花园口水文站:黄河水利遗产守护者,世纪哨兵显担当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邓放报道:在郑州北郊黄河“地上悬河”起始段,矗立着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花园口水文站,它是黄河水利遗产重要站点,兼具历史保护与科技示范功能,长期守护黄河安澜。


作为黄河流域关键性控制水文站,花园口水文站始建于1938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分界过渡段,是“悬河”发育起始点与下游防洪节点。在86年运行中,完整保存早期水文测验设施,同时通过技术迭代实现监测手段跨越式发展——2002年建成流域首座数字化水文站,近年打造防汛前沿指挥部与花园口河段数字孪生平台,水文现代化手段日新月异。



  • 历史价值:见证黄河治理关键历史节点,完整留存早期水文设施

  • 科技价值:数字化、数字孪生等技术践行现代水利创新

  • 功能价值:防汛减灾中发挥精准测报、数据支撑作用


在防汛减灾领域,该站贡献突出。1958年黄河特大洪水时,连续72小时精准测报为群众转移争取时间;2002年黄河调水调沙中,精准水文数据支撑世界最大规模水沙调控工程。多年来,其采集数据为黄河下游水灾害防御、水资源管理与水生态监测提供不可替代支撑。


作为首批黄河水利遗产,花园口水文站保护利用具示范意义。它留存了历史记忆(如1938年花园口决堤事件),又展示了现代水文科技发展脉络,为水利遗产“活态传承”提供创新样本。水利史专家认为,这种“古今交融”模式值得推广。


近年来,该站推动保护利用,系统开展历史文献数字化、口述史采集,打造集水文监测、科普教育、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并通过“黄河水文公众开放日”等活动,让公众更直观地感受黄河治理的科技含量与文化底蕴。黄河水利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将以遗产认定为契机,深化各项工作,传递治黄智慧与科技精神。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19 11
    水文站的作用太关键了,防汛减灾依赖精准数据,这样的遗产保护很必要。
  • 网友9 2025-09-19 11
    这样的遗产保护太好了,以后去参观学习,还能了解科技发展,一举两得!
  • 网友8 2025-09-19 11
    作为水利文化遗产,它承载的治黄历史和文化底蕴很深厚,值得传承。
  • 网友7 2025-09-19 11
    从历史与科技角度看,这个水文站是治黄理念演变的重要见证,数据管理很专业。
  • 网友6 2025-09-19 11
    这个水文站就像黄河的‘守护神’,既能测水又能讲故事,双重Buff叠满!
  • 网友5 2025-09-19 11
    通过开放日能了解黄河治理,很有教育意义,应该多搞这样的活动。
  • 网友4 2025-09-19 11
    水文站作为水利遗产,其‘活态传承’模式值得深入研究,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新思路。
  • 网友3 2025-09-19 11
    小时候听过黄河故事,现在看到这样的遗产保护,感觉很有希望!
  • 网友2 2025-09-19 11
    守护黄河的‘世纪哨兵’太有意义了,科技和历史的结合很震撼!
  • 网友1 2025-09-19 11
    这个水文站太厉害了,结合历史和科技,了解治黄故事很涨知识!
查看“探访黄河水利遗产:花园口水文站守护黄河安澜的世纪哨兵”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