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明:全球水循环的中国解码者——《中国科学家的全球担当》

2025年10月26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刘昌明:全球水循环的中国解码者——《中国科学家的全球担当》系列报道


来源: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


科技发展需国际交流合作,中国是开放合作的倡导与实践者。在尊重、互利基础上深化合作,让科技造福各国。值此中国科协“开放合作月”,推出《科学无界,命运与共——中国科学家的全球担当》系列,回顾科学家推动人类进步的实践。


水文水资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投入中国水循环与水资源研究。他以六十余年的科学探索,推动中国水文水资源学科实现系统性跨越,在全球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刻下了鲜明的中国印记。


立足中国实践,破解水文计算世界难题:



  • 20世纪70年代,中国水文领域对小流域暴雨径流缺乏精准计算方法,资料稀缺地区面临防洪减灾与工程建设不确定性。

  • 刘昌明带领团队深入西北高原、戈壁与黄土丘陵等区域,开展长达六年的野外观测与人工降雨实验。

  • 在没有计算机支持的条件下,凭借计算尺与野外调查,创立“小流域暴雨洪峰—桥涵流量计算公式”,系统性引入降雨、地形、植被、土壤等多重影响因子,显著提升预测精度。

  • 该方法成功应用于青藏铁路、兰新铁路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不仅节省了大量建设成本,也为全球稀缺资料地区的水文计算提供了首个成熟的中国方案。


担任国际要职,推动中国引领全球水议程:



  • 刘昌明创新性提出“五水转化”理论,系统阐释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与植物水之间的循环机制,极大拓展国际学界对水循环机制的认识,为旱区及发展中国家的水资源系统管理提供关键思路。

  • 提出“向蒸发过程夺取水资源”“雨水资源化”理念,在全球水管理模式从“以需定供”转向“系统调控”的历程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为全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贡献中国智慧。

  • 他曾担任国际地理联合会(IGU)副主席、国际雨水集流系统协会副主席等重要职务,积极参与国际水事规则与标准的制定,多次代表中国发声,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水资源治理中的话语权。


如今,已届耄耋之年的刘昌明仍活跃在科研与国际合作一线。从理论建构到工程实践,从区域治理到全球水议程,他以科学家的远见卓识、责任担当与开阔格局,推动水成为联结人与自然、国家与世界的和平之源与发展之脉。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0-26 12
    为水问题研究如此深入,希望未来有更多科学家关注环保,保护水资源。
  • 网友9 2025-10-26 12
    他研究水循环的故事很震撼,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很动人,感觉很有意义。
  • 网友8 2025-10-26 12
    从科学家的担当来看,我们普通人也应该为国家做贡献,学习他的精神。
  • 网友7 2025-10-26 12
    虽然不懂很专业的科学,但觉得他为世界做贡献很了不起,很佩服。
  • 网友6 2025-10-26 12
    为国家做这么多贡献,这样的科学家值得尊敬,希望更多人支持科学。
  • 网友5 2025-10-26 12
    他研发的水方法在我们工程中用过,很实用,为这样有贡献的科学家点赞。
  • 网友4 2025-10-26 12
    科学家故事很励志,感觉他们特别伟大,想向他们学习。
  • 网友3 2025-10-26 12
    刘昌明的‘五水转化’理论很创新,对水资源管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 网友2 2025-10-26 12
    很敬佩刘院士,他为水循环研究付出这么多,也让科学变得更有温度。
  • 网友1 2025-10-26 12
    刘昌明为水研究奉献一生,他的成果对全球水安全很重要,很感动。
查看“刘昌明:全球水循环的中国解码者——《中国科学家的全球担当》”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