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能源汽车大会7天吸金36亿,冲击“新能源汽车之都” 展现产业高速发展阵痛
(图片来自网络)
合肥新能源汽车大会7天吸金36亿,冲击“新能源汽车之都” 展现产业高速发展阵痛
红星资本局10月26日消息:9月29日 - 10月5日,2025合肥国际新能源汽车大会成功举办,采用“1+1+N”模式,涵盖主会场大会、全域车展及20余场特色活动,超百个国内外主流品牌参展。7天时间里,观众约52万人次,销售车辆20096台,销售额约36.7亿元。
亮眼的数字背后,是合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多年布局的成果,是从新能源汽车“制造之都”到“销售之都”的跨越。不过,产业高速增长,也伴随着结构失衡和人才缺口等“阵痛”。
概念图:图虫创意
新能源汽车大会7天吸金36.7亿元 合肥冲击“新能源车第一城”
这是合肥第二次举办新能源汽车大会,观众约52万人次,销售车辆超2万台,销售额约36.7亿元。2023年的首届大会接待观众53.5万人次,销售车辆1.8万辆,销售额超31.7亿元。对于一个年轻的城市级别车展,这个成绩十分亮眼。
对比来看,2025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有112家整车品牌参展,9天展期观众约89万人次,预定成交车辆42823辆,预定成交金额约100.7亿元。2025成都国际车展的参展企业近120个,观众91.02万人次,产生订单33745台,成交金额57.53亿元。合肥,是争夺“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一匹黑马。
2024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37.6万辆,跃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深圳;销量达16.7万辆。今年1 - 8月,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达79.02万辆;1 - 7月,销量达9.62万辆,同比增长30.57%。
这离不开合肥相关政策的持续释放。今年1 - 7月,合肥累计发放汽车消费券约3.4亿元。2023年首届新能源汽车大会,合肥发放了5000万元消费券,今年大会更是投入汽车消费券及补贴超1亿元。
完善的基础设施也让消费者能放心选择新能源汽车。截至2025年6月底,合肥建成各类充电桩28.21万台,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2.85万个,车桩比1.6:1,高于全国1.8:1的平均水平。
“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合肥整车厂成绩显著
目前合肥已形成“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即集成电路产业、新型显示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人工智能与产业的融合、城市应急安全产业、智能终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而城市汽车产业的发展,与当地车企的成绩息息相关。
目前合肥已集聚江淮汽车、比亚迪、蔚来、大众安徽、长安汽车、安凯客车等6家整车企业,覆盖自主品牌、新势力、合资品牌,乘用车、客车、货车、环卫车。其中,比亚迪合肥工厂主要生产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比亚迪合肥工厂三期预计于2025年完工,年产能将达132万辆,年产值近2000亿元,成为比亚迪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江淮汽车与华为联合打造的尊界超级工厂位于合肥肥西,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今年6月投产,是安徽首个5G全链路汽车制造基地。大众安徽则是德国总部以外最大规模的海外研发与制造集群投资,大众与小鹏汽车的合作车型将于2026年将在合肥工厂投产。
合肥以“最牛风投之城”闻名 专家:合肥模式方法可借鉴,结果难复制
合肥以“最牛风投之城”闻名,合肥已组建汽车相关投资基金16只、规模超600亿元。截至2024年,全市银行机构投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超千亿元。知名案例包括京东方、蔚来、欧菲光、长鑫存储、维信诺等,其中蔚来让合肥驶上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车道。2020年,蔚来因现金流短缺陷入生死危机。当年4月,合肥国资向陷入现金流危机的蔚来战略投资70亿元。李斌曾公开表示,是合肥把蔚来从重症监护室抢救回来。李斌也频频在公开场合为合肥代言,自称“合肥的义务招商顾问”。
据人民网报道,2020年蔚来安徽基地落成后,李斌向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介绍了合肥的营商环境。2021年8月,比亚迪在合肥的园区正式破土动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郭年顺表示,合肥的招商模式以“股权投资”“以投带引”和“链式招商”为特色,其中最被外界热议和模仿的是引入风险投资的“募投管退”机制,开展以政府股权投资和产业引导基金为核心的资本招商活动。合肥不是国内最早和唯一参与风险投资的地方政府,能够在高风险投资中“看得准”且“敢于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合肥在招商实践过程中摸索出来的正确产业逻辑,即基于本地传统优势产业的内在升级和供需配套关系,进行适度超前的产业规划和投资布局。
汽车产业高速增长伴随“阵痛”
目前,合肥吸引了500多家配套企业,包括国轩高科、中创新航、巨一科技、常青股份、汇通控股、科大讯飞、四维图新等,覆盖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但与上海、长春等城市相比,合肥的汽车产业链配套能力相对薄弱。据合肥发布,去年底,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整零比仅为1:0.8,远低于发达区域1:1甚至1:2的水平,“整车强、零部件弱”的结构性矛盾较突出。这导致关键零部件依赖外部采购,供应链风险较高;本地配套企业技术含量普遍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整车企业成本控制压力大,利润率受限等问题。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向红星资本局表示,合肥零整比较低是一个历史问题。合肥此前的整车产销量较低,是最近几年借助新能源转型才提升起来。先有车企,后有供应商落户,再有产业链集聚,这导致了产业链滞后。供应商会权衡运输成本与本地建厂的成本,合肥交通发达,有些供应商会选择长途运输零部件,而不是直接建厂。只有当零件的需求量达到一定程度,投资回报达到预期,供应商才会在合肥建厂。人才缺口也是同样的情况,很多高端人才只愿意在沿海大城市、一线大城市工作。张翔强调,合肥的政策比较成功,导致汽车产销量急剧增长,同时带来了产业结构失衡和人才缺口等“阵痛”。合肥现在处于领先位置,但可能过三、五年就被别的城市超越。市场是变化的,所以供应商观望也很正常。
红星新闻记者 吴丹若 编辑 陶玥阳 审核 王光东
最新新闻
- 2025年10月26日:一加15/Ace 6适配《金铲铲之战》原生165超高帧模式,游戏体验再升级
- 2025年10月26日:这届双十一,充满了“AI味”与“本地生活味”
- 2025年10月26日:一加15手机现身中国电信产品库,10月27日发布
- 2025年10月26日:吉利品牌正式登陆英国市场,目标2030年实现年销10万台汽车
- 2025年10月26日:科学家构建三合一原位X射线平台 揭示CO₂电解催化剂降解机制
- 2025年10月26日:小度小爱能否当幼儿AI老师?“数字原住民”出现幼儿主体性危机
- 2025年10月26日:小米17 Air或登场:超薄旗舰对标苹果,但行业已有凉意
- 2025年10月26日:IBM量子算法突破带动AMD市值暴涨近2000亿,科技领域再迎里程碑
- 2025年10月26日:阿维塔第21万辆正式下线,长安华为等助力新能源发展
- 2025年10月26日:崔东树:新能源车续航与免税车型发展情况
- 2025年10月26日:国家能源局: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37.2亿千瓦
- 2025年10月26日:华为鸿蒙HarmonyOS 4.X小艺升级:新增文生图等多功能众测开启
- 2025年10月26日:成都科技团队携创新成果亮相展览 多类前沿科技吸引市民青少
- 2025年10月26日:AI也现'脑腐'!社交媒体上的'垃圾信息'让大语言模型认知能力下降难恢复
- 2025年10月26日:华为鸿蒙系统与Android系统数据互通推进,预计不久或支持
- 2025年10月26日:福建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多领域成果助力产业升级
- 2025年10月26日:上海市监局开展电动车违规加装远光灯集中整治,督促平台自查
- 2025年10月26日:东风华为加速DH项目落地 车载智能技术深度融合
- 2025年10月26日:中国氮化镓产业技术演进:从消费级到车规级发展态势
- 2025年10月26日:国道213线航天路通车,航天物资转运与群众出行双提升

精彩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