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牵手英伟达布局AI,瞄准全球前三目标

2025年11月3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黎枳银 环球时报记者 肖震冬】编者的话:全球人工智能(AI)芯片巨头英伟达10月31日宣布,将向韩国政府及三星、SK集团、现代汽车集团、NAVER等企业供应约26万枚图形处理器(GPU),这一消息在韩国政商界引发热议。随着英伟达加码韩国市场,韩国支柱产业的“智能化转型”迎来历史性契机,被视为其迈向AI主权国家关键一步。


韩国打造“亚洲AI新枢纽”


英伟达“牵手”韩国成为AI领域重磅消息。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援引英伟达CEO黄仁勋的话称,部署AI芯片后,韩国企业可生产先进半导体、智能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汽车等产品,将“智能”作为新的出口产品。报告还称,与英伟达合作将开启“国家计算基础设施”,即“主权AI”建设。


10月24日,韩国AI人形机器人亮相博览会,展现智能化转型成果。美联社报道,英伟达GPU将助力韩国企业提升制造工艺和先进半导体开发。黄仁勋在与韩国商界交流时认为,AI产业和计算能力推动行业变革,韩国在软件、技术专长和制造业的优势有竞争优势。


此次合作协议构建“四大企业矩阵”,GPU分配覆盖制造、汽车、云计算等领域。英伟达官网显示,这些基础设施将助力韩国各行业实现AI驱动的经济增长与创新,如三星建设半导体AI工厂、现代开发智能工厂与端侧半导体AI技术。同时推动6G、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


韩国渴望在AI领域获得重要地位,总统李在明推动计算基础设施投资。今年8月,韩国发布“新政府经济增长战略”,致力于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排名前三的国家。政府计划设立“国民增长基金”支持战略产业,与英伟达合作有望在AI算力版图占关键位置,缩小与中美差距。


多重因素引发“AI焦虑”


韩国虽在制造业有优势,但缺乏自主AI算力平台,与英伟达合作具历史意义。韩国《东亚日报》称,韩国在AI产业落后源于投资、人才、技术、生态等多重因素。投资方面,自2023年起的AI半导体专项预算与中美差距大;企业层面,AI仍为“附属技术”,未形成核心产业结构;人才方面,研究条件、薪资、科研自由度不足导致研究者流失;技术层面,AI大模型多基于海外架构,难以形成国际竞争力。政策以补贴为主,缺乏生态支持机制,导致创新链与应用链断层,社会弥漫“AI焦虑”,科研机构与企业GPU总量远落后于中美,AI指数全球第六。


韩国政府谋划国家AI产业战略,提出《AI国家战略计划》,涵盖GPU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计划2030年前建成全球前五算力体系,实现国内AI自给率超60%。此次英伟达供应GPU被视为李在明政府战略布局的加速引擎。


英伟达的选择


BBC报道,英伟达在与韩国交易时正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冲击。中国市场占英伟达收入超1/10,但高端AI芯片对中国销售受限;美国“制造业回流”政策下,英伟达在美国工厂量产AI芯片,但供应链依赖亚洲。韩媒认为英伟达选择韩国是政治安全与产业效率考量,在中国市场受阻、美国制造计划遇困难时,韩国提供稳定增长支点。中国正完善AI芯片生态体系,摩根士丹利预测2027年中国AI芯片年产能达1.8万片,形成完整链条。虽软件生态落后,但凭借体量实现技术追赶。与韩国相比,中国在政策持续性与资金投入更具优势。黄仁勋呼吁美国允许企业中国公平竞争,认为这符合美国长期利益,有助于扩大技术影响力。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1-03 07
    希望技术发展能促进教育,让更多人受益
  • 网友9 2025-11-03 07
    合作带来新机遇,希望有机会参与,推动创新
  • 网友8 2025-11-03 07
    从产业布局来看,韩国这次合作对AI主权有推动作用,很有意义
  • 网友7 2025-11-03 07
    希望AI技术能改善生活,这次合作是好事
  • 网友6 2025-11-03 07
    科技发展快,这次合作对学习很有启发,希望有更多机遇
  • 网友5 2025-11-03 07
    与英伟达合作是机遇,能带动行业发展,值得支持
  • 网友4 2025-11-03 07
    希望新科技能带来就业机会,让产业更强大
  • 网友3 2025-11-03 07
    AI发展很快,韩国这次合作能提升竞争力,很期待
  • 网友2 2025-11-03 07
    这次合作对韩国制造业智能化很重要,期待技术落地
  • 网友1 2025-11-03 07
    英伟达合作让韩国AI发展有盼头,希望技术能造福民生
查看“韩国牵手英伟达布局AI,瞄准全球前三目标”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