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开始‘思考’:杭州‘六小龙’眼中的科技未来

2025年11月8日

11月7日下午,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主论坛的“六小龙乌镇对话”上,六位来自杭州的科技企业代表(宇树科技王兴兴、强脑科技韩璧丞、群核科技黄晓煌、云深处朱秋国、游戏科学冯骥、深度求索陈德里)分享了他们对前沿技术演进、产业落地及未来变革的深刻洞察,为智能时代发展脉络提供独特视角。

宇树科技王兴兴:人形机器人突破加速现实
王兴兴表示,人形机器人发展依托中国生产制造与核心零部件自研突破,为行业提供硬件基础。技术发展是全球共创成果,机器人硬件被全球实验室和高校采用,推动生态繁荣。“科幻中的事实正加速成为现实,具身智能AI领域距离梦想更近,未来将带来更多惊喜。”

强脑科技韩璧丞:脑机接口走进生活
韩璧丞指出,强脑科技脑机接口从实验室走向实用产品,遵循“从痛到大”规划,先解决残疾人、自闭症等迫切需求(如意识控制义肢、睡眠产品、体重管理产品),计划持续推动技术落地。

群核科技黄晓煌:AI是数据新阶段的必然产物
黄晓煌认为,2011年后互联网数据积累后,AI成为数据发展的必然产物,空间智能是关键领域,未来需统一管理机器人,市场需要空间智能技术。

云深处朱秋国:“以终为始”打造实用机器人
朱秋国回顾从机器狗到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核心是解决问题与行业落地。深入电力巡检等场景,解决机器人耐用性、防护性问题,计划打造能在恶劣环境中替代人类的实用型机器人。

游戏科学冯骥:电子游戏是科技与艺术的集大成者
冯骥阐述科技创新与文化的关系,指出电子游戏是技术含量高的领域,融合多艺术形式为“第九艺术”,中国游戏产业规模庞大,培育用户与人才。

深度求索陈德里:AI革命与工业革命差异显著
陈德里分析AI发展社会影响:短期(3 - 5年)与AI共处蜜月期,工具属性赋能;中期(10年)可能取代部分工作,科技公司需唤醒公众风险意识;长期(10 - 20年)可能取代绝大多数工作,科技公司应该扮演人类的守护者的角色。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11-08 03
    机器人巡检这些太需要了,能减少人力危险,很支持科技应用。
  • 网友9 2025-11-08 03
    希望科技能方便生活,比如更智能的家务机器人,太实用了。
  • 网友8 2025-11-08 03
    担心被AI取代,也在学习新技能,得保持竞争力才能不被替代。
  • 网友7 2025-11-08 03
    脑机接口能解决很多生活难题,比如辅助残疾人,很期待未来落地。
  • 网友6 2025-11-08 03
    科技发展要兼顾效益和伦理,不能只追技术,也要考虑社会影响。
  • 网友5 2025-11-08 03
    企业得关注AI新趋势,否则可能被市场淘汰,得把握机会。
  • 网友4 2025-11-08 03
    科技演进这么快,学术研究得跟上,否则可能被甩在后面。
  • 网友3 2025-11-08 03
    作为一名学生,觉得科技越来越酷,但未来自己能做什么?得好好学知识。
  • 网友2 2025-11-08 03
    AI替代工作虽然担心,但能解决很多危险工作,支持创新很有必要。
  • 网友1 2025-11-08 03
    这波AI发展太快了,感觉未来工作机会都变化了,得好好规划学习方向。
查看“当AI开始‘思考’:杭州‘六小龙’眼中的科技未来”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