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岁老人芮泽祥忆平岗切岭:8个月劈开‘救命河’

2025年8月28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大皖新闻讯,在皖西红土地,一场关于历史的记忆正在重放。8月27日,红星照耀中国·千里跃进大别山2025鄂豫皖主流网络媒体行活动走进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平岗岭工程,采访到一位特殊的历史亲历者——85岁的芮泽祥老人。


平岗切岭:历史性水利工程难题 淠史杭工程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大水利工程,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灌溉面积达1100万亩,惠及安徽、河南两省4市17个县区。其中,平岗切岭是修建难度最大的切岭工程之一,切深在25米-30米之间,长度达3公里,土石方量高达343万立方米,是“凿山引水”工程的关键环节。


18岁“学生娃”亲历工程 老人芮泽祥在1958年时年仅18岁,正在读初中。因淠史杭工程建设需要,他每天放学后第一时间直奔平岗岭工地参与施工,工友亲切地喊他“学生娃”。


老人回忆起当年施工的细节:“丘岗地的岩石层厚且坚硬,挖至5米以下就难以施工。智慧的劳动者研制出‘劈土法’、‘洞室爆破法’等方案,还成立爆破队处理坚硬石层。尽管处于三年困难时期,每人每天仅能领到一斤粮食,主食为‘一干两稀’(干饭、稀饭、稀饭),菜以咸菜、萝卜为主,但工地上依然热火朝天,人们喊着号子,挥汗如雨地施工。”


他讲述施工工具与方式:“没有机械设备,主要靠锄头、肩膀挑土,用独轮车推土运土。坡度太陡时,需要几个人在前面拉,后面的人推;挖至深处还要架人字梯,众人接力运土。”


8个月劈开“救命河” 预计耗时三年的平岗切岭工程,却在老人的见证下仅用8个月就顺利打通。当史河总干渠筑成,成为当地人称为“救命河”的水利设施,灌溉良田,从根本上改变了皖西、皖中地区“十年九旱”的困境,惠及豫皖两岸数十县区。


芮泽祥老人深情回忆:“这道河修的不仅仅是我们平岗街受益,整个安徽省都受益了!当年8个月的血汗奋战,如今化作永不干涸的清流,继续滋润着这片土地。”


67年时光流逝,老人站在史河岸边,望着潺潺流水,眼神中满是欣慰与自豪,当年那场“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也成为淠史杭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后人。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8-28 09
    带孩子来说说这些历史,很有意义,能感受老一辈的奋斗。
  • 网友9 2025-08-28 09
    没有艰苦劳动就没有成就,这些工人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
  • 网友8 2025-08-28 09
    这个回忆很珍贵,让历史工程活了起来,对了解历史帮助很大。
  • 网友7 2025-08-28 09
    看着这段历史,感觉现在日子更幸福了,要感谢老一辈的付出。
  • 网友6 2025-08-28 09
    当年的奋斗精神太棒了,现在建设新工程,也要传承这种精神。
  • 网友5 2025-08-28 09
    从历史角度看,这工程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奋斗精神,很感动。
  • 网友4 2025-08-28 09
    现在看这个工程,感觉当年是‘凿山开河,幸福来’,老办法还是有效。
  • 网友3 2025-08-28 09
    这段历史很有意思,那些工人的故事很有教育意义,应该多讲讲。
  • 网友2 2025-08-28 09
    没想到当年工人这么拼,用简陋工具建这么宏伟工程,现在看还是佩服。
  • 网友1 2025-08-28 09
    当年跟着干虽然累,但看到工程成,特别自豪,现在看到河还在,很开心。
查看“85岁老人芮泽祥忆平岗切岭:8个月劈开‘救命河’”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