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绘江山——昆山生态湿地践行绿色发展样本

2025年9月15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青绿绘江山——昆山生态湿地践行绿色发展样本


编者按: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二十年来,“两山”理念如一抹青绿勾勒生态画卷,实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县”在起笔!青绿绘江山》行动中,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成为“两山”实践生动样本,深度解码县域生态与经济平衡发展。



翠微满乾“昆”

提及昆山,人们总会关注其经济实力与生态守护。天福国家湿地公园以12000亩生态净土,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典范之作——它像一颗温润的翡翠,镶嵌在苏南城市群之间,让都市生活与自然生灵和谐共生、诗意栖居,更被联合国赞誉为生物多样性的典范。



从生态绝境到鸟类乐园,天福湿地公园的二十年重生,诠释了“湿地好不好,鸟儿说了算”的修复逻辑。二十年前,这片土地因交通建设面临生态破碎化危机;如今,通过优化栖息地(如设计深浅不一的水塘、精准调节水位),湿地率从41.77%提升至63.62%,创造了“700亩农田栖息全国10%鸟种”的生态奇迹,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为经济密度发达区域湿地保护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耕地与湿地共生,构建“耕地+湿地”人与候鸟共享的稻田系统。休耕时节,水田蓄水成为候鸟越冬的“天然食堂”,同时水体覆盖抑制杂草与害虫,为下一季水稻健康生长埋下生态伏笔。这种模式不仅守护生态,还提升了大米品质,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双赢。



依托湿地生态优势,园区延伸打造集采摘、农事体验、生产创收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葡萄、果蔬等种植品类丰富,亩均收益超万元,成为“生态富民”典范。这里,生态红利实实在在装进了农户口袋,也让更多人有机会亲近自然、体验生态农业。



昆山的“翠微色”,是规划时的“生态留白”,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样本。它以坚韧的色彩告诉我们:生态保护不是简单的复原,而是让自然在城市肌理中找到新生长方式,让每一片“翠微色”都成为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完美融合的见证。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15 13
    看到这样的生态样本,感觉未来环境会更好,很有信心。
  • 网友9 2025-09-15 13
    为昆山的绿色发展点赞,生态与经济都能兼顾太好了。
  • 网友8 2025-09-15 13
    休闲农业与湿地结合,这样的模式很有创意,值得学习。
  • 网友7 2025-09-15 13
    守护湿地让城市更有魅力,这样的双向受益很好。
  • 网友6 2025-09-15 13
    经济发达地区也能做好生态保护,昆山的例子很让人鼓舞。
  • 网友5 2025-09-15 13
    湿地公园不仅好看,还能学到很多自然知识,孩子喜欢来。
  • 网友4 2025-09-15 13
    这样的生态湿地实践,让我们感受到了两山理念的力量,很感动。
  • 网友3 2025-09-15 13
    当年这里很脏乱,现在成了公园,鸟儿都 Returns 回来了,生态变好了。
  • 网友2 2025-09-15 13
    昆山的做法很有新意,把湿地和农业结合起来,这种绿色发展值得推广。
  • 网友1 2025-09-15 13
    看着湿地公园越来越漂亮,感觉生活更有滋味了,这样的生态保护真不错。
查看“青绿绘江山——昆山生态湿地践行绿色发展样本”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