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吴家睿:复杂科学时代需要复杂性思维(全国科普月)

2025年9月21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9月20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主动健康战略与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家睿教授做客杨浦区图书馆,以《新科学时代的思考》为主题开展科普分享,带领听众了解当代科学领域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吴家睿教授指出,20世纪科学研究的主流思想是“还原论”——将复杂系统拆解为简单部分进行研究,这种做法虽帮助人类理解自然规律,但在生命科学领域却存在局限性(比如人类在“消灭肿瘤”的医学战争中奋斗40年却未取得显著胜利)。如今,科学家们已充分认识到,生命体并非由简单零件拼凑而成,而是由多层次、多维度相互作用构成的复杂网络。因此,“复杂性思维”的兴起推动了研究方法的革新。


吴家睿教授形象地将研究方法比作“十八般武器”,包括传统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新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组学方法,以及计算机科学、数学建模等“另类武器”。这些方法共同作用,帮助科学家从全局视角解析生命规律。例如,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库通过收集50万名志愿者的健康信息,支持了全球6000多个研究项目、发表上万篇论文,推动了生命科学研究的进展。中国科学家也积极参与这一变革,建立了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平台,准备积累100万中国人的基因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数据,开展多维大数据驱动的精准健康研究。


吴家睿教授强调,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不断发展,未来的世界变化将更加剧烈。面对日益复杂的科技世界,养成“复杂性思维”的习惯至关重要,才能更好地应对日新月异的变化。本场活动由杨浦区图书馆“静思讲坛”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哲人石七堂课”共同主办。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21 20
    这样的科普讲座很及时,让我们知道科学世界的变化和应对方法
  • 网友9 2025-09-21 20
    现在科技发展快,这种思维能让我们跟上潮流,很重要
  • 网友8 2025-09-21 20
    大数据和复杂性思维确实是未来方向,我们的研究也要跟上
  • 网友7 2025-09-21 20
    吴教授的讲解很通俗,让我们这些普通人也能理解科学新思维
  • 网友6 2025-09-21 20
    学习的时候要注重培养这种思维,以后大学和工作中都很有用
  • 网友5 2025-09-21 20
    科学很酷,复杂思维让科学更精彩,这样的活动应该多办
  • 网友4 2025-09-21 20
    作为家长,觉得这样的科普很有价值,能培养孩子全面思考能力
  • 网友3 2025-09-21 20
    从事科研工作,感受到复杂性思维的重要性,确实能解决很多问题
  • 网友2 2025-09-21 20
    原来科学还有这么复杂的思维呀,以后看科学新闻能懂很多新东西
  • 网友1 2025-09-21 20
    这个讲座让我了解到科学思维的发展变化,以后学习科学要关注整体性了
查看“上海交大吴家睿:复杂科学时代需要复杂性思维(全国科普月)”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