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小订’营销引争议:13款新车小订近90万,小米等车企占八成以上

2025年9月10日
news

(图片来自网络)

汽车行业出现“小订”营销争议,13款新车型预售或上市后的小额意向订单(“小订”)数量近90万辆,其中小米汽车与鸿蒙智行的“小订”数量占比超八成,这一现象引发了业内对“小订”数据真实性、营销策略以及转化效率的讨论。


“小订”是什么?:新车预售或上市后的意向订单,仅需支付99元至5000元的小额订金,且可在限定时间内退回。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日益激烈下,车企为打造“爆款”车型、吸引消费者,将“小订”数据作为营销亮点。


车企热衷“小订”数据,一方面是为了让消费者感知新车热度,另一方面是为了向领导展示营销成果。业内人士透露,“小订”数据操控空间较大且成本较低,成为车企花式营销的常用手段。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近6个月来,13款新车型预售或上市“小订”数量已达近90万辆,其中小米汽车和鸿蒙智行的“小订”数量超73万辆,占比超过八成。以小米汽车为例,其YU7车型上市1小时可退大定数量创行业纪录,开售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辆。


对比小米汽车,多家车企在“小订”营销上另辟蹊径,聚焦“小订”速度。例如尚界H5预售16天、智己LS6预售2周内实现小订超万辆,全新问界M7预售24小时小订超15万辆等,很多车型在预售或上市72小时内就能实现“小订”过万辆。


不过,“小订”数据的真实性成为业内争议焦点。事实上,“小订”注水现象涉及上游供应商、车企内部员工、经销商等多个环节,数据存在夸大可能。部分车企高层也表达了对“小订”转化效率的质疑。


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曾表示,小订或盲订订单转化率仅有10%,认为单纯追求“小订”数据无意义,建议车企根据大定指导生产爬坡;东风日产新能源品牌总经理建议,对于“小订”宣传要理性看待,建议3个月后复盘真实情况。

(声明:该内容经AI精编) 查看原网页

精彩评论(10)

  • 网友10 2025-09-10 00
    这现象说明汽车营销在创新,但得讲实在话
  • 网友9 2025-09-10 00
    做营销可以,但别弄虚假数据,影响消费者判断
  • 网友8 2025-09-10 00
    汽车行业的小订数据像“数字泡沫”,还是真实销量靠谱
  • 网友7 2025-09-10 00
    小订多说明热度高,但最终得看消费者买不买账
  • 网友6 2025-09-10 00
    这种营销方式太套路,得有真实销量支撑才踏实
  • 网友5 2025-09-10 00
    希望车企别只玩数字游戏,实际消费者需求更重要
  • 网友4 2025-09-10 00
    小订数据水分大,不过喜欢新车还是得关注,只是有点虚
  • 网友3 2025-09-10 00
    汽车行业在搞“小订竞赛”,不如把精力放在产品质量上
  • 网友2 2025-09-10 00
    小米小订这么多,我倒想看看最终能卖多少,现在营销太浮夸
  • 网友1 2025-09-10 00
    这小订数据像是数字游戏,车企得把真实销量亮出来才信
查看“汽车行业‘小订’营销引争议:13款新车小订近90万,小米等车企占八成以上”相关搜索 >

最新新闻

An unhandled error has occurred. Re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