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水”选对了,吃得饱还不长胖 | 科学减重一起来

(图片来自网络)
碳水化合物(“碳水”)是人体重要能量来源,很多控制体重的人群或将其视为“禁忌”,但“好”与“坏”的区分很重要!
研究发现,饮食减重关键在于碳水的“质”,而非仅看“量”——较少摄入精制碳水、较多摄入植物蛋白和健康脂肪的“高质量”低碳水饮食,与体重减少相关;而依赖精制碳水、更多动物蛋白和不健康脂肪的“低质量”低碳水饮食,可能加速体重增加。
好碳水:减重帮手
好碳水主要来源于加工程度低、营养保留完整的天然植物性食物,具备低升糖指数(GI)、高膳食纤维、高营养密度的特点。其消化吸收速度较慢,能持久稳定地供能,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以下几类食物属于好碳水:
- 全谷物(如糙米、燕麦等)
- 薯类(如红薯、土豆等)
- 杂豆(如红豆、绿豆等)
- 新鲜蔬菜和水果
坏碳水:甜蜜陷阱
坏碳水多为精加工或添加大量糖的食品。这类食品好吃但营养价值低,几乎只提供能量,升糖速度快,易引发血糖骤升骤降,导致“过山车式”的饥饿感,饱腹感差,很容易进食过量。长期大量食用坏碳水,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生风险。以下几类食物属于坏碳水:
- 精制谷物(如白面包、甜粥等)
- 含糖饮料
- 油炸零食
- 高糖点心
如何科学吃碳水
1. 优化结构:
多选择全谷物、薯类、杂豆等好碳水,减少精制谷物和含糖饮料的摄入。例如,将1/3精白米替换为糙米、燕麦米、杂豆等,或者用红薯、玉米作为部分主食。儿童、老人及胃肠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避免全吃粗粮。
2. 控制总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天碳水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0%~65%。对于一般人群,推荐每天摄入谷类200~3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薯类50~100克。需要减重的人群应根据能量比例适当减少。碳水摄入过少,身体可能被迫分解蛋白质供能,导致肌肉丢失、脱发、烦躁易怒、月经紊乱等问题;碳水摄入过多,多余的碳水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尤其是会造成腹部脂肪堆积。
3. 巧妙搭配:
好碳水还得搭配优质蛋白(如豆制品、鸡蛋、牛奶、鱼虾、瘦肉)和健康脂肪(如植物油、坚果),尤其是增加植物性食物的摄入,有助于进一步稳定血糖,增强饱腹感。
4. 食物多样:
每天摄入3种谷薯杂豆,搭配4种新鲜蔬菜和水果,让身体得到全面的营养。
碳水化合物并不是洪水猛兽,关键在于选择好碳水,控制总量,搭配合理。明天早上不妨把白面包换成全麦面包,让健康和美味同行,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最新新闻
- 2025年9月13日:商务部发起反倾销调查!针对美进口模拟芯片 保障产业权益
- 2025年9月13日:法国初创企业获英伟达等投资 加速共封装光学商业化
- 2025年9月13日:港科大团队研发新型量子棒滤光膜 改善显示屏亮度与对比度
- 2025年9月13日:中方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聚焦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限制措施
- 2025年9月13日:为旌科技赵敏俊:车规级芯片设计筑牢智能汽车安全基石
- 2025年9月13日:蚂蚁数科鲁玮:用AI守护数字世界的真相
- 2025年9月13日:国芯科技携车载高性能RISC-V AI MCU芯片亮相25SEMI-e展
- 2025年9月13日:上海创智学院大模型课题展示:让AI听懂老人‘话中有话’
- 2025年9月13日:创新者舞台呈现科技与生活新可能,蹦迪预防阿尔兹海默症等案例受关注
- 2025年9月13日:电商主播大赛助力福建乡村振兴 赛事赋能山海好物推广
- 2025年9月13日:硬折扣店9.9元卖鸡蛋,盈利模式引关注
- 2025年9月13日:余承东期待L3级智能驾驶来临,官方发文有条件批准车型生产准入
- 2025年9月13日:商务部对美国芯片相关措施出手 反倾销反歧视立案调查
- 2025年9月13日:戴森设计大奖颁奖 展现中国年轻创新力量
- 2025年9月13日:CIOE 2025圆满收官,青禾晶元以先进键合技术推动光电集成创新!
- 2025年9月13日:50余项科技新成果亮相2025外滩大会落幕
- 2025年9月13日:浙大团队红斑狼疮研究获新突破 为精准诊疗提供理论支撑
- 2025年9月13日:滴滴2024订单平均抽成14% 负责人解析抽成与利润关系
- 2025年9月13日:国家网信办公开征求意见 鼓励金融机构探索数字人民币等新型支付方式开展跨境支付
- 2025年9月13日:商务部对美进口模拟芯片反倾销立案调查 中方就出口管制发声
精彩评论(10)